#film #blog #thought ^11Jun22
src: [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2010.720p.BluRay.x264-THUGLiNE.mkv
via: WriteSpace@Chromium
想必不如书 例子不算新鲜 又缺乏了文字的严谨和逻辑性 这五则(?)故事应该是把书中的实验放大得来 且一定是后期补拍的
起首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激励例子 然后名字那则是访谈式的 典型的外国纪录片风格 没想到美国文化还有这一面 还有相扑界的"八百长" 犯罪率下降的分析 用钱奖励学生 最后一则最长 也最精彩 暂且当他是实时跟踪式拍摄的 让我想到那部"please vote for me" 同样是学校里的改革 围绕几个学生展开 有家长的参与 都是成年人的试验场 但目的似乎大相径庭 一个是为了实践中国人的民主梦 一个是为了填补美国人的"读写障碍症" 强用外界刺激 所谓的"incentive" 来催化童心的泯灭 最终结局都不算理想 金钱和权力 岂是孩童所觊觎的 常觉得中国的父母就是把子女管得太紧压得太沉 从小就只知道读书考试 为了好学校为了好工作 结果到头来才发现 选择权根本不在自己手里 教育 在我们这一代人算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我从读研起 才一直在给自己反洗脑 倒不痛苦 只是很无奈 思维方式的改变 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看的外国青年故事也多了 中外比较什么的 相信老外的教育方式也有其可取之处 看着画面里那一张张大胆勇敢生动活泼的脸 自己生活中却只有各种"monitor face" 只有被欺负了和等着被欺负的脸 或许他们比我们笨 但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机关算尽反误已 近来总在想 其实小时候能把想做的事 哪怕是大人眼中出格荒诞的事 都尝试一回体验一遍 没什么不好 亲身经历的失败比父母的苦口婆心要有效一万倍 是的 我抽过烟了 也没什么特别 我相信自己是控制得住的 只是为了体验而去尝试 心态已然不同 既毫无负罪感 也毫无成就感 这个年纪还没抽过烟 自己都要笑话自己 幸好小时候没有这个环境 不然因长辈严防死守而偏要叛逆一把就难说了 人就是这么贱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另 作者女儿突破了人体极限的事挺好笑 经济学家败给三岁小妞
最后一句 "Totally bs, wasn't it?"